市统计局logo

延安市统计局

首页/ 工作动态 / 统计公告 / 正文

关于认真学习借鉴黄龙县政府抓统计工作经验和做法的通知

来源:延安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:2017-04-17 00:00

各县区统计局:

现将黄龙县政府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印发给你们,请及时向县区政府及有关领导同志做好汇报,认真学习借鉴黄龙县以统计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做法和经验,在全市统计系统内形成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,推动全市统计工作再上新水平。

附件:主动适应新形势,加快服务型统计建设步伐

2017年4月14日

附件:

主动适应新形势,加快服务型统计建设步伐

近年来,黄龙县委、县政府始终把统计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切实转变服务方式,变事后服务为事前服务,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,着力提升统计分析研究水平和服务质量,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保障和科学决策依据。主要做法如下:

一、抓好培训,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

2016年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:“搞好经济,首抓统计,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统计、懂统计,用统计思维解决制约问题,用统计思维服务经济发展”的理念,全县上下形成了以统计为基础,应统尽统稳增长的理念。一是通过专题培训提高认识。两年来,先后举办统计专题培训班4期150余人次,内容包括“四上”企业培育、旅游服务业、重点项目、农业产业等相关领域,培训人员包含县级包抓领导、乡镇部门和企业负责人,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上下以统计促发展的思想认识,提升了服务型统计的能力和水平。二是通过调查研究强化认识。在全县科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中,开展了“学统计知经济、懂统计推经济”系列调研征文活动,活动中出现的一批好的意见和建议,如,关于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入统、解决农产品入统难、强化乡镇统计工作等方面的调研文章,对全县各行各业认识统计、关心统计、参与统计、科学统计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。三是通过学用结合深化认识。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学统计、抓统计,用统计的眼光研判经济现状、指导经济发展,做到了会会讲统计,事事抓统计。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工作谋划之初,及时征求统计部门意见,将入统问题同部署、同落实,力争做到应统尽统。

二、健全机制,解决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

统计是经济工作基础中的基础,是党委、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,为了提高统计水平,我县以“五项制度”为保障,努力推动统计质量再上新台阶。一是建立统计局长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。每月研判经济发展形势,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动态,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,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“晴雨表”、“预警器”的作用。二是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。由统计局牵头,经发、财政、商务、工商等部门设立专职信息联络员,每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将项目注册、评审、进度、入库等情况以专报的形式报县委、县政府,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确保项目快速推进,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。三是建立项目统计保证金制度。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保证金中列支30%作为项目统计保证金,待项目入库后,由统计局提供入库证明,招商局予以退还。财政投资项目,由统计局出具项目投资进度证明,财政局按照入统进度逐步拨付项目建设资金,确保项目投资及时入统。四是实行项目法人注册制。凡来黄投资的项目,把投资企业在黄龙注册作为首要条件,确保全部纳入统计。五是统计部门全程介入制度。无论是招商引资项目,企业自建项目,还是财政投资项目,在项目备案、立项之初,统计部门就主动参与,按照年度建设任务排出入统时间表和任务表,并全程服务指导,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期入统。

三、整合资源,解决数据入统难的问题

2016年我县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5:7.6:57.4,一产、三产是我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,但是长期以来,农产品多以粗放销售、田间地头销售为主,销售入统难以解决,既流失了税收,又难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近年来,我县生态旅游得到蓬勃发展,由于我县“四上”企业数量少、基础薄、规模小难以客观体现我县旅游发展水平,数据入统难未能有效解决。我县充分结合黄龙实际,不断创新经济载体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统计改革新形势,努力做到应统尽统。一是整合农产品销售渠道。在7个乡镇成立了集收购、加工、销售、融资为一体的农副产品投融资公司,统揽全县农产品销售、加工,推行市场化经营,以旅定农,打造农林特旅游产品,延伸农副产品的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,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,提升三产实力。县财政给7个乡镇公司分别拨付30万元启动资金,并为每个乡镇公司下达不少于2000万元的销售任务、500吨的农产品加工任务、500亩以上的无公害农产品建设任务,并纳入乡镇年度考核,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,又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入统问题。二是整合市场。按照整合“零星”资源,鼓励“抱团”经营的思路,由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负责,在县城建成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、城东小吃城、水磨坊美食一条街三个集中经营中心,其中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、城东小吃城已经实现了统一管理、刷卡经营、集中结算、应统尽统。水磨坊美食一条街采取免租金一年的方式,鼓励企业入驻“抱团”经营,实行统一经营、统一管理。今年共免除租金49万元。三是整合资源。通过成立城投、林投、旅投、水投、交投五大投资公司和组建农家乐餐饮公司、建材市场等举措,增强了融资能力、优化了资源配置,扩大了经营规模,提升了竞争实力,助推追赶超越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成立了41家公司,实现农产品、特色餐饮公司经营、市场运作、统计全覆盖。

四、创新方法,解决企业发展难的问题

为了能更好的发挥企业在黄龙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,我县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、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:一是结合“党建四级服务体系”,建立了“县级领导包抓,责任部门培育、统计部门监测”的“四上”企业培育机制。今年年初通过认真摸底调查,反复论证,最终确定了2017年23家“四上”企业培育目标,下发了《黄龙县关于认真做好“四上”企业培育入库工作的通知》,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,夯实各级包抓、监管和服务责任,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二是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、以奖补税等优惠政策。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,仅2016年我县就列支了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。同时,对达到“四上”企业标准且及时入库的,政府将企业所缴纳的税金以奖励的方式全额返还,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,为更多的企业尽快入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三是全力扶持非公企业发展。为了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,今年年初我县召开了非公经济座谈会,制定出台了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实施意见,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快速发展。

五、强化督查,解决责任落不实的问题

“施政之要,重在实干,贵在落实”,县委、县政府“重心下移、靠前指挥”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。一是针对“四上”企业培育、固投项目建设,成立了统计联席会议、重大项目协调保障等领导小组,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分析,及时解决项目建设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二是全面推行政府系统重点工作例会跟进、督查跟进、通报跟进、传阅件跟进、宣传报道跟进“五项跟进措施”,严格实行周督查、月通报、季点评、年考核,层层传导压力,逐级夯实责任,以作风再转变推动工作再提速。三是把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相结合,将“四上”企业培育入库、农副产品销售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,真正将一部分“思维活、责任强、重实干”的好干部放在重要位置,以干部队伍的优化配置夯责任、提效率、促落实、出成效。

近年来,黄龙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是距离市委、市政府要求和全县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,我们坚信,有市委、市政府的殷切关怀与坚强领导,有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,有兄弟县区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,我们有信心、也有决心,在追赶超越中快速发展,努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