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统计局logo

延安市统计局

首页/ 统计信息 / 统计分析 / 正文

1-5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

今年以来,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,按照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“一六四”工作布局和“12345”年度工作部署,深入开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多措并举稳增长、健全机制抓项目、改革创新挖潜力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1-5月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。

一、规上工业稳步增长,能源工业拉动强劲

1-5月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1%。从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.8%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.8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.8%。从能源和非能工业增加值看,能源工业增长6.5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5.6个百分点;非能工业增长10.7%,拉动规上工业1.5个百分点。

主要工业产品产量“五增两降”。发电量增长152.2%、原油加工量增长4.7%、卷烟产量增长41.6%、LNG产量增长5.9%、天然气产量增长6.6%;原煤产量下降0.1%、原油产量下降0.7%。

二、固投持续向好,重点领域增势较好

1-5月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.5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长11.5%、第二产业增长7.7%、第三产业增长9.3%。从重点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、文化产业投资、建安投资增速为43.6%、30.0%、4.6%。

分行业看,工业投资增长10.2%,其中采矿业增长41.5%,制造业增长20.0%;批发和零售增长37.0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.7%;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.1%;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61.5%;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68.3%。

三、消费逐步回暖,新业态消费蓬勃发展

1-5月,全市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65.06亿元、下降0.4%。餐饮收入增速远高于商品零售,全市实现餐饮收入5.08亿元、增长14.7%,实现商品零售59.98亿元、下降1.5%,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6.2个百分点。重点用类商品零售呈现“二增五降”发展态势,中西药品类增长16.8%、通讯器材类增长13.3%、化妆品类下降3.1%、金银珠宝类下降21.2%、日用品类下降9.2%、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.8%、汽车类下降12.0%。

随着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落实落地,新型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,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30.8%,新能源汽车增长70.9%。

四、民生支出有效增进,金融存贷款同步增长

1-5月,地方财政收入75.40亿元、下降2.4%。财政支出215.64亿元、增长17.7%。其中,教育支出增长7.4%,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6.2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.1%,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5.1%,农林水支出36.7%,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1.7%,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6.3%。

5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86.15亿元、增长9.1%,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1809.90亿元、增长11.2%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03.49亿元、增长9.7%,其中,短期贷款298.22亿元、增长9.7%,中长期贷款1514.03亿元、增长10.9%。

五、市场物价小幅回落,八大类消费品“五涨三降”

根据宝塔区调查点数据显示,1-5月,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.0%。八大类商品价格“五涨三降”,衣着类上涨1.8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.6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.7%,医疗保健类上涨0.2%,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.3%,食品烟酒类下降3.1%,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.2%,居住类下降0.5%。

六、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加,工业用电居主导地位

1-5月,全社会用电量71.68亿千瓦时、增长10.8%,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.43亿千瓦时、增长9.0%。分产业看:第一产业用电量0.62亿千瓦时、增长63.1%;第二产业用电量53.98亿千瓦时、增长10.1%,其中工业用电量52.97亿千瓦时、增长10.6%,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.5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用电量11.66亿千瓦时、增长13.3%。

总体来看,1-5月全市经济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,但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市场需求略显疲软,经济持续上升的基础尚不牢固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重点,聚焦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“双过半”目标,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,扎实做好稳生产、扩投资、促消费各项工作,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